一、安装环境
1. 温度与湿度:测试仪应安装在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,建议工作温度范围在15℃ - 35℃之间。湿度过高可能导致仪器内部电子元件受潮损坏,过低则可能产生静电影响测试精度,相对湿度宜保持在 30% - 70% 。
2. 洁净度:选择清洁、少尘的空间安装。灰尘进入仪器内部可能会干扰机械部件的运行,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,进而导致测试结果偏差。安装地点应远离易产生扬尘的区域,如建筑工地、物料仓库等。
3. 通风条件:良好的通风对于仪器散热至关重要。测试仪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,若散热不畅,可能会影响仪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确保仪器周围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空气流通,仪器与墙壁或其他障碍物至少保持 30 厘米的距离。
二、电源要求
1. 电压与频率:使用稳定的电源,额定输入电压需与测试仪要求相符,一般为[具体电压值],允许波动范围在 ±10% 以内。电源频率应为[具体频率值],频率不稳定可能会使仪器工作异常。
2. 接地:务必保证仪器接地良好。可靠的接地能有效避免漏电事故,保护操作人员安全,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电磁干扰,提高测试稳定性。接地电阻应小于规定值,建议定期检查接地线路是否正常。
三、安装位置与固定
1. 位置选择:挑选平稳、坚固的台面放置测试仪,避免安装在震动源附近,如大型机械设备、空调室外机等。震动会影响测试过程中采血针的稳定性,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。
2. 水平调整:安装时需使用水平仪对测试仪进行水平校准。仪器不水平会使测试受力不均,影响牢固度测试的可靠性。通过调整仪器底部的支脚,使水平仪气泡位于中心位置,确保仪器处于水平状态。
3. 固定方式:根据测试仪的结构和重量,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。对于较重的仪器,可使用地脚螺栓将其固定在台面或地面上,防止在测试过程中因外力作用发生位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