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校准环境
校准应在温度为(23 ± 5)℃,相对湿度为(45% - 75%)的环境条件下进行。
二、校准所需设备
1. 标准测力仪:其准确度等级应高于被校准测试仪的准确度等级,且测量范围应覆盖被校准测试仪的测量范围。
2. 校准夹具:用于固定注射针和连接标准测力仪与测试仪。
三、外观检查
1. 观察测试仪外观应无明显损坏、变形,各部件连接牢固,显示屏清晰,按键操作正常。
2. 检查测试仪的标识,包括型号、规格、编号等应清晰、准确。
四、校准步骤
1. 零点校准
- 将测试仪开机预热15分钟,确保仪器稳定。
- 在未安装注射针及无外力作用下,按下“清零”键,使测试仪显示值为零。若显示值不为零,记录此时的偏差值,并在校准结果中进行修正。
2. 示值校准
- 选取至少3个不同量程点进行校准,如量程的20%、50%、80%。
- 将标准测力仪与校准夹具连接,再把注射针固定在夹具上,使针尖与标准测力仪的加载头对准。
- 缓慢施加力,使测试仪和标准测力仪同步受力,当测试仪显示接近选定的校准点时,停止施力,记录测试仪显示值$F_{i}$和标准测力仪的示值$F_{si}$。
- 重复上述步骤,对每个校准点进行至少3次测量,取平均值。计算每个校准点的示值误差$\Delta F_{i} = \overline{F_{i}} - \overline{F_{si}}$,其中$\overline{F_{i}}$为测试仪测量平均值,$\overline{F_{si}}$为标准测力仪测量平均值。
3. 回程误差校准
- 在完成示值校准后,从最大校准点开始,缓慢卸力至零点,记录测试仪在卸力过程中与示值校准点对应的显示值$F_{ji}$。
- 计算每个校准点的回程误差$\delta F_{i} = \vert\overline{F_{i}} - \overline{F_{ji}}\vert$,其中$\overline{F_{ji}}$为卸力过程中测试仪测量平均值。
五、校准结果判定
1. 示值误差应不超过测试仪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。
2. 回程误差应不超过测试仪规定的最大允许回程误差。若校准结果符合上述要求,则判定测试仪校准合格,否则判定为不合格。
六、校准周期
建议校准周期为一年,若测试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或对测量结果有怀疑时,应及时进行校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