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许多涉及密封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,微漏测试至关重要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微漏测试的常见方法步骤。
首先是准备工作。要确保测试环境相对稳定,温度、湿度等条件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较大干扰。准备好合适的测试设备,例如高精度的检漏仪,同时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,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。另外,还需准备好待测试的物品,确保物品表面清洁,无杂质、油污等可能影响测试的因素。
接下来是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。常见的微漏测试方法有压力衰减法、氦质谱检漏法等。压力衰减法是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,在密封空间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,经过一段时间后,测量压力的变化。若有微漏,压力会因气体泄漏而降低,通过精确测量压力的衰减量,可判断是否存在微漏以及微漏的大致程度。氦质谱检漏法灵敏度极高,利用氦气作为示踪气体,将氦气充入被检容器,若有微漏,氦气会泄漏出来,通过氦质谱检漏仪捕捉氦气信号来确定漏点及泄漏量。
选定方法后,以压力衰减法为例,开始具体操作步骤。第一步,将待测试物品进行密封,连接好充气装置和压力测量装置。确保连接紧密,无额外的泄漏点。第二步,缓慢向密封空间内充入气体至设定压力值,充气过程要平稳,避免压力波动过大对测试造成影响。第三步,关闭充气阀门,进入保压阶段,开始计时。在保压期间,密切关注压力测量装置的数值变化。第四步,达到设定的保压时间后,记录此时的压力值,并与初始压力值进行对比。若压力衰减超过了允许的误差范围,则判定存在微漏。
若采用氦质谱检漏法,首先要对待测物品进行抽真空处理,以排除内部空气等其他气体的干扰。然后向物品内充入一定量的氦气,再利用氦质谱检漏仪沿着物品可能的泄漏部位进行扫描检测。一旦检测到氦气信号,检漏仪会发出相应指示,据此可确定漏点位置及泄漏量。
完成测试操作后,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。详细记录测试时间、测试条件、压力变化数值或氦气泄漏量等关键数据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,不仅可以判断物品是否合格,还能为后续改进产品密封性提供依据。
最后,对测试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。清理测试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气体、杂质等,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,确保下次使用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。